恩,想寫一下什麼,但目前在用的社群類的網站都不太適合讓我發洩待會說的文藝的情懷,想來想去還是在這默默的blog文青(做作)一下。
最近在圖書館中隨意借各種畫冊來觀看,隨意先翻翻合乎我的口味,再來是越薄越好,不在乎大家小家中西內外有無聽過,反正也沒有要做研究,純粹品嘗。借了幾本水墨類,油畫類不是太厚就是我不想借的風格,看了幾本彩畫,想說來幾本單純的字好了。原本對版畫印刷就比其他創作方式喜愛,加上前陣子看到介紹一位外國插畫家的內容裡提到中國畫上的印章,讓我對印章更有興趣,所以想說來借關於篆刻印章的畫冊,但拿了幾本翻閱,書籍一面蓋上一兩個小章,在旁一行小字解說那枚上頭所刻的內容,又覺得無聊,不知這有什麼好看的,又改變心意想說還是借圖畫類的畫冊。
在架上並排的書籍中看到兩本小小薄薄的書,作者為同一人,一本是水墨畫冊,一本是篆刻畫冊,篆刻和之前翻找的篆刻書籍一樣,所以我大約翻翻就放回架上;水墨那本則是我少矣看到的風格,一種自然不拘的心態在創作,散又不亂的鬆感,簡單又美好,匆匆看過就決定借回這本書,原想說乾脆兩本一起帶回,畢竟是同一創作者,但想想目前的我又無法也不懂欣賞篆刻印章的趣味,順手借回也不過是占了我借書的十本名額之一。
在回家的這趟公車上,就開始翻這本小小薄薄的書,明明就很簡單的圖卻讓我看的趣味非常。不精緻、很像沒技巧的撇劃,不只讓我覺得自然不矯作,還讓我品味或是說讓我能想像到創作者下筆時的趣味、氣味和美好,圖是如此、畫中寫的書法字也是如此,而且每張所蓋的章也是,看完畫、看完字、看章,每一處都讓我心生欣喜,這麼明顯、這麼喜愛的心態,我還是印象中頭一次,在當下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不是要研究他所畫的內容、使用的技法或是貪圖學習到什麼,就是喜歡而已,好像在正常站著,踩著的地板突然變成水,就直挺挺的浸入水中,一切都很平靜卻溺在其中。說溺好像也誇張了,但看完這本薄薄的畫冊之後我懂該怎麼欣賞篆刻,隔天立即再去借回另一本篆刻的畫冊,喜歡上他所刻的章,也明白在前一本畫冊裡他人介紹這位創作者是以章為先再來才是其畫。
我不會寫書法、不知如何看書法到底是哪種字寫得好哪種寫不好,我觀看單純就把它當作圖像一般,我知道那些字是否認真書寫,是否拘束,是否做樣子,雖然只是大略又隨意,但我相信也喜歡自己的判斷。篆刻與書法關係密切,多相關其實我不知,但我知道的都是學習過書法再來摸篆刻,章上面的字那麼小要如何展現書法我還沒去研究,但他的章讓我對其深深的感到興趣,想開始學習篆刻,或是學習篆刻與版畫印刷的相似相異性。
說了那麼多我還是沒寫出那位創作者和我所借的書籍是因為想些把自己的心情抒發完之後再來介紹,強迫文藝他人。
當初借得是這本書 《天地/一/小/魚》(台中圖書館聯盟館藏查詢), 這本我找不到封面,當初看完之後有想說要買回家,但是基隆文化局為展覽印刷出版的非賣品,似乎是三本一套,雖然我只看到兩本,但在查詢時看到敦/煌/藝術中心有出版《天地/一/小/魚》小魚作品集:書畫印(一套三冊),我猜測或許為相同書籍。
創作者是小魚,我也不怎麼清楚這位藝術家,剛剛才為了找我借的書才對他做了些搜尋,臉書、blog ,還有一些出版品
這幾本是散文集,當然還有許多畫冊,但資料圖片不好找,想知道或許可自行查閱,博客來網路書店 裡也有幾本書籍介紹,裡頭也有作者的介紹內容,其中一本《魚/戲/人間》的介紹中,有提到:作家亮軒看了小魚的作品後,忍不住讚嘆:「實在捨不得一口氣看完!」,這就是當初我借到第一本畫冊和第二本畫冊時,心裡所黏著的感覺,原本我以為自己沒有這麼浸在這位創作者的作品裡,但點開他的blog的那一瞬間,就想大喊著這樣的心情。
我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但又不全然了解「這宗教」裡所有的事或經典,看過、聽過使用宗教,或是有關宗教所影響人的貪念或負面的事情,許許多多的現實與非現實的故事,讓我並不全然倚靠著、相信著宗教,雖然有著信仰,但對其宗教帶著謹慎的態度,能不接觸他人的宗教就不去接觸,因為就算同一「宗教」,「信仰」也各自不相同,所以對於創作中,我盡可能表達出我所想表現的元素,但不帶出任何「宗教」,也不想接觸他人的「宗教」,我相信我自己的想法,但宗教信仰洗腦或是說讓人相信的力量非常強大,或許是正面的、或許是負面的、或許皆為無關,但我對其恐懼著,雖然很自以為的想法,也說不定自相矛盾與無知,但是我現在這麼「想」,或許該說不會想碰觸主題是「宗教」的作品,以其他為重帶到宗教到無彷,只怕被暗渡陳倉。
為何突然提到宗教信仰?只是因為我看到書籍裡提到作者的信仰,看到那些詞語,不喜的不是對其本身,而是其被人所使用的各種作為,或許我想太多,因為從作品對作者有興趣,有興趣之後想看看他的散文,看他人介紹這些散文集都不過是生活中的自然寫意,而我在未閱讀之前亦不能多言,有點惶恐又自覺太過庸人自擾,但或許這樣的原因,就是我不怎麼看散文和現實類的小說,情願知道我在看虛幻的內容,也不想看完現實類的故事後,發現自己竟是裡頭的小丑之一,從以上言論可知,我不過是一位逃避現實的自私人,但有自覺想要改變,因為我知道幻想不過是把現實用另一種方式觀看,都是相似的。
自以為是,自圓其說,這裡充滿著不成熟又欲說還休的做作,以上所有言詞都無冒犯他人之意,只是想抒發被浸入水中的漂沉感。
PS.在書籍名稱中打斜線是因為我不想被搜尋那本書籍的人搜尋到這篇文章,因為這裡並不能幫助要搜尋的那位。
哈,半小時後就在TAAZE下單買了四本散文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